答王中丞元美鄖陽見寄三首

鄖鄉西北望秦中,楚客悲秋賦自工。 七澤旌旗新校獵,登臺何處不雄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鄖鄉:指鄖陽,位於今湖北省。
  • 秦中:指陝西中部地區,古代秦國的中心地帶。
  • 楚客:指楚地的文人,這裏泛指詩人自己。
  • 七澤:指古代楚國境內的七個湖泊,這裏泛指楚地的湖泊。
  • 校獵:指打獵時進行校閱和訓練。
  • 登臺:指登上高臺,遠眺風景。

翻譯

從鄖鄉向西北望去,可以看到秦中的景色,楚地的文人擅長悲秋的賦作。在七澤之地,旌旗飄揚,進行新的校獵活動,無論登上何處的高臺,都能感受到雄壯的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鄖陽和秦中景色的思念,通過「鄖鄉西北望秦中」和「七澤旌旗新校獵」等意象,展現了楚地的遼闊和校獵的壯觀。詩中「楚客悲秋賦自工」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和對文學創作的自信。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和對自然風光的讚美。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