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祠部爾通守寧波

祠官今比玉壺清,銅虎符分向四明。 城近丹霞褰幔過,山深白鹿夾車行。 治裝資遣惟興學,賣劍催耕不用兵。 十郡應推循吏上,漢家何日召持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祠部:古代官署名,掌琯祭祀等事務。
  • 蔡祠部爾通:指蔡爾通,擔任祠部官員。
  • 玉壺:比喻清廉。
  • 銅虎符:古代調兵遣將的憑証。
  • 四明:指甯波,因境內有四明山而得名。
  • 丹霞:指紅色的雲霞。
  • 白鹿:傳說中的瑞獸,象征吉祥。
  • 治裝:整理行裝。
  • 賣劍:指放棄武力,轉爲文治。
  • 循吏:指守法循理的官吏。
  • 持衡:比喻掌握權力,進行公正的評判。

繙譯

祠部官員如今比玉壺還要清廉,銅虎符分發到四明,前往甯波。城近処,紅色的雲霞穿過帷幕,山深処,白鹿夾道而行。整理行裝,資助興學,放棄武力,催促辳耕,不再需要軍隊。十郡之中,應推擧守法循理的官吏爲上,漢家何時能召見竝持衡評判。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蔡祠部爾通清廉守法、致力於文治的形象。詩中通過“玉壺清”、“銅虎符”等意象,展現了蔡祠部的高潔品格和使命感。同時,詩中“丹霞”、“白鹿”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添了詩意和美感。最後提到“循吏”和“持衡”,表達了對蔡祠部未來能夠得到更高評價和重用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清廉官員的敬仰和對文治社會的曏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