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歌十首

馳道煙開松柏深,霓旌隊裏鳳鸞音。 高臺不用瞻流火,已協鈞天九奏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馳道:古代供君王行駛車馬的道路,這裏指皇帝出行的道路。
  • 霓旌:古代皇帝出行時所用的旗幟,上面裝飾有五彩的羽毛,形似霓虹。
  • 鳳鸞音:指鳳凰和鸞鳥的鳴叫聲,這裏比喻音樂的美妙。
  • 流火:指天上的星星,特別是指火星,古代認爲火星移動預示着戰爭或災難。
  • 鈞天九奏:指古代傳說中天上的音樂,九奏表示多次演奏,這裏比喻極其美妙的音樂。

翻譯

皇帝出行的道路兩旁,松柏茂密,煙霧散去,顯得格外幽深。在五彩旗幟的隊伍中,傳來鳳凰和鸞鳥般美妙的音樂聲。高臺上不需要仰望天上的星星,因爲已經沉浸在那如同天上傳來的美妙音樂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出行時的盛大場面和美妙音樂。通過「馳道煙開松柏深」和「霓旌隊裏鳳鸞音」的描繪,展現了皇帝出行的莊嚴和音樂的動人。後兩句「高臺不用瞻流火,已協鈞天九奏心」則表達了詩人對音樂的極度欣賞,認爲其美妙程度已經超越了天上的星星,達到了天上的音樂境界。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