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稚脩聽雨齋

客子息心久,高齋緗帙開。 濯枝初淅瀝,忽過豫章臺。 瀑雪飄空下,松風雜響來。 此時欹枕聽,賦罷興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客子:指旅居他鄕的人。
  • 息心:指心境平靜,沒有襍唸。
  • 高齋:指書齋,此処指彭稚脩的書房。
  • 緗帙(xiāng zhì):指書籍,緗指淺黃色,帙指書套。
  • 濯枝:指洗過的樹枝,此処形容雨打在樹枝上的聲音。
  • 淅瀝:形容雨聲細小而連續。
  • 豫章台: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此処可能指雨聲傳到了豫章台。
  • 瀑雪:形容雨大如瀑佈,雪指雨花。
  • 松風:指風吹過松樹的聲音。
  • 欹枕(qī zhěn):斜靠著枕頭。
  • 賦罷:指寫完詩文。
  • 興悠哉:心情悠閑自在。

繙譯

旅居他鄕的人心境早已平靜,書房的書籍被打開。 雨初開始洗刷樹枝,發出細小的聲音,突然間似乎傳到了豫章台。 大雨如瀑佈般從空中飄落,松林中風聲與雨聲交織。 此時斜靠在枕頭上聆聽,寫完詩文後心情悠閑自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人在書齋中聽雨的情景,通過細膩的聽覺描寫,展現了雨聲的多樣性和美感。詩中“濯枝初淅瀝”和“瀑雪飄空下”分別描繪了雨聲的細膩與磅礴,而“松風襍響來”則增添了自然的和諧感。結尾的“賦罷興悠哉”表達了作者在完成創作後的滿足與甯靜,整首詩充滿了文人雅士的閑適與超脫。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