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下遇沈純甫召入爲比部郎

別君攜手上河梁,紫陌何期遇驌驦。 共議南方勾漏令,朅來西省尚書郎。 青雲世態看蓬鬢,濁酒交情憶草堂。 惟羨王褒才最異,賦成須早獻明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闕下:宮闕之下,指帝王所居之處,也代指京城。
  • 沈純甫: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比部郎:古代官職名,屬於尚書省的屬官。
  • 紫陌:指京城中的道路。
  • 驌驦:古代傳說中的神馬,這裏可能指沈純甫。
  • 勾漏令:古代官職名,負責勾檢文書的官員。
  • 朅來:古漢語詞,意爲「去來」,這裏指沈純甫從外地來到京城。
  • 西省:指尚書省。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 蓬鬢:形容頭髮蓬亂,比喻年老。
  • 草堂:原指隱士的居所,這裏可能指詩人與沈純甫曾經共事或相聚的地方。
  • 王褒:西漢文學家,以才學著稱。
  • 明光:漢代宮殿名,這裏借指朝廷。

翻譯

在京城與沈純甫分別時,我們曾攜手走過河上的橋樑,沒想到在京城的道路上再次遇到了這位神駿般的人物。我們共同討論了南方勾漏令的職責,而現在他來到了尚書省擔任尚書郎。看着高官顯爵的世界,我的頭髮已經斑白,而回憶起我們曾經的草堂時光,那濁酒中的交情依舊難忘。我羨慕王褒那樣的才華最爲出衆,希望你早日完成賦作,向朝廷獻上你的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沈純甫的讚賞與祝福,同時也流露出對自己年華老去的感慨。詩中通過「紫陌遇驌驦」、「共議勾漏令」等描繪,展現了沈純甫的才華與地位,而「青雲世態看蓬鬢」則折射出詩人自己的滄桑。結尾以王褒之才作比,寄寓了對沈純甫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