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嚴子陵釣臺二首

· 蘇葵
不從草昧助誅新,爭肯時平拜諫臣。 天上功名非強厭,山中情性本來真。 可憐漢業頻更主,只有嚴灘未屬人。 歲歲釣臺煙雨外,白鷗無恙水潾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草昧(cǎo mèi):矇昧未開化的狀態,此指亂世。
  • 誅新:指誅殺王莽新朝。
  • 爭肯:怎肯。
  • 時平:時世承平。
  • 諫臣:直言規勸之臣。
  • 嚴灘:即嚴陵瀨,又名嚴子陵釣臺,在今浙江桐廬縣南。

翻譯

不願意在亂世中幫助誅殺王莽的新朝,又怎肯在時世承平的時候去做一個直言規勸的臣子呢。 對天上的功名並非強烈厭惡,而是山中的性情原本就是真誠自然的。 可憐漢室基業頻繁更換君主,只有這嚴子陵釣臺不隸屬於任何人。 年年在釣臺之外的煙雨中,白鷗安然無恙,江水波光粼粼。

賞析

這兩首詩通過對嚴子陵的態度和釣臺的描繪,表達了對嚴子陵不慕功名、保持真性的讚賞,也反映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用「不從草昧助誅新,爭肯時平拜諫臣」表現了嚴子陵的獨立品格和對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天上功名非強厭,山中情性本來真」進一步強調了他對自然真性的追求。「可憐漢業頻更主,只有嚴灘未屬人」則從歷史的角度,感嘆漢室基業的更迭,突出了嚴子陵釣臺的獨特和超然。最後「歲歲釣臺煙雨外,白鷗無恙水潾潾」以煙雨、白鷗、江水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悠遠的意境,烘托出嚴子陵釣臺的神祕與美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寓意深刻。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