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漫書二首

· 蘇葵
槁梧誰是奏南音,一羽何須較陸沈。 薏苡未應疑照乘,天池休把混蹄涔。 子龍樹老藏身計,元禮舟輕玩世心。 愛殺就中明哲者,瓣香樑碭欲招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槁梧(gǎo wú):乾枯的梧桐樹。
  • 南音:指古代的樂音。
  • 陸沈:比喻埋沒,不爲人知。
  • 薏苡(yì yǐ):一種植物。
  • 照乘:明珠。
  • 天池:喻指大的湖泊或天地間的廣闊空間。
  • 蹄涔(tí cén):牛馬蹄跡中的積水,比喻容量狹小的境地。
  • 子龍:此處可能指趙雲,字子龍,作爲典故,代表隱退或自保的智慧。
  • 元禮:指李膺,字元禮,東漢名士,這裏用其指代灑脫不羈、不拘禮法的態度。
  • 梁碭(dàng):梁國的碭山,此處指有賢能的人所在之地。

翻譯

乾枯的梧桐琴誰來彈奏那古老的樂音呢?一根羽毛何必去計較是被埋沒還是顯揚。薏苡不應被懷疑成珍貴的明珠,廣闊的天池不要和牛馬蹄跡中的積水相混。就像子龍有老樹藏身的計策,元禮有着如小船般輕盈的玩世之心。喜愛並敬佩那些明智睿哲的人,我懷着崇敬之心想要去尋找他們。

賞析

這首詩以深邃的意象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和處世態度的思考。詩中通過「槁梧」「南音」「陸沈」等意象,探討了才華的展現與埋沒,以及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價值。「薏苡」「照乘」「天池」「蹄涔」的對比,強調了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有清晰的認知和廣闊的視野。「子龍樹老藏身計,元禮舟輕玩世心」則以歷史人物爲例,體現了不同的處世智慧。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明智睿哲之人的敬仰和追尋。整首詩富有哲理,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