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譚時英憲副作譚湖州人也

· 蘇葵
巴流百折渾東注,五兩風高逐流去。 楚雲截斷相思情,極目吳山在何處。 射鴨堂深蔭楝花,掛罾湖淺多魚蝦。 紫袍金帶束高閣,翻覺少年生計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巴流:指巴水,河流名。
  • 五兩:古代的測風儀器,用雞毛五兩或八兩繫於高竿頂上,藉以觀測風向、風力。(「兩」讀音:liǎng)
  • :音(liàn),一種落葉喬木,木材堅實,可制器具,種子、樹皮、根皮都可入藥。
  • :音(zēng),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

翻譯

巴水曲折百回,一直向東流淌而去,五兩高掛,風兒吹着船隻順流前行。 楚地的雲彩隔斷了相思之情,極力遠望,那吳山在什麼地方呢。 射鴨堂幽深,楝花樹成蔭,掛罾的湖水中水淺,魚兒蝦兒很多。 身穿紫袍,腰束金帶,卻被束之高閣,反而覺得少年時的生計還更好些。

賞析

這首詩以景襯情,先寫巴水東流、五兩風高的景象,爲後面的抒情作鋪墊。詩中通過「楚雲截斷相思情」表達了相思之苦和離情別緒。接着描繪了射鴨堂的幽深和湖中的魚蝦,展現出一種寧靜的景象,但隨後又通過「紫袍金帶束高閣,翻覺少年生計差」表達出對官場束縛和對過去自由生活的懷念,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感慨的情緒。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感染力。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