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祇(zhǐ):只。
- 攜幼:帶着孩子。
翻譯
一提到想要過悠閒的生活,我的心意就變得狂熱起來,是非榮辱都已經被我遺忘。我只身一人像牛馬一樣任憑他人使喚,所有愚蠢糊塗的事情都由我來承擔。我放棄世俗生活只是因爲我不善於在世間周旋,我逃避聲名並不是爲了追求高潔的名聲。山裏面還剩下悠閒美好的風光,我帶着孩子歸來,發現兩條小路都已經荒蕪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態度。詩的開頭,詩人表明自己對悠閒生活的強烈渴望,以至於內心變得狂熱,同時將世俗的是非榮辱拋諸腦後,體現了他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像牛馬一樣被人使喚,承擔着諸多愚笨之事,但這並未讓他感到沮喪,反而更堅定了他追求閒適的決心。「棄世祇緣謀世拙,逃名非敢爲名香」這兩句,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洞察和對自身的清醒認識,他放棄世俗並非無能,逃避聲名也並非故作清高,而是一種對真實自我的堅守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最後,詩人帶着孩子回到山中,面對荒蕪的小路,卻看到了山中剩餘的閒情風月,這種以閒淡之景映襯內心寧靜的寫法,進一步強化了詩的主題,即詩人對閒適、自在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和對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