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洲(cāng zhōu):濱水的地方。常用來泛指隱士的居處。
- 老吏:經驗豐富的官吏。
- 蠻郎: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青年的稱呼。
- 嵐煙(lán yān):山間霧氣。
- 陬(zōu):角落。
翻譯
古老的城池荒涼蒼茫,倚靠在水邊,這個地方偏僻,地勢高,連草木都帶着憂愁。經驗豐富的官吏穿着短衣在馬前迎接,南方的青年赤着腳在沙頭跪拜。每到春天,紛亂的鳥兒不停地啼叫,將近中午,山間的霧氣還潮溼未散。看着這景色,我獨自憐憫自己長久以來的衰弱多病,在這天涯海角,憔悴不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象州荒涼僻遠的景象以及詩人自身的衰病愁苦。詩的首聯通過「古城荒莽」「地僻天高」「草木愁」等詞語,營造出一種荒涼、孤寂的氛圍。頷聯描寫了老吏和蠻郎的迎接之態,展現出當地的風俗和人情。頸聯中「逢春亂鳥啼無斷」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嘈雜,「傍午嵐煙溼未收」則描繪了霧氣瀰漫的景象,增添了一絲壓抑之感。尾聯中詩人撫景自憐,感慨自己久病衰弱,在這海天角落之地,更加感到憔悴不堪。整首詩情景交融,將象州的景況與詩人的心境緊密結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