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營侍御有萬竹圖題曰一道清風爲之賦
凜凜張文紀,遺風何岧嶢。
接武今有人,青驄振華鑣。
白筆生雷霆,魑魅驚潛消。
不見纖塵飛,但覺山嶽搖。
顧茲蒼玉圖,意者同高標。
蒼玉有勁節,歲寒終不凋。
長梢拂雲漢,短節含簫韶。
鬱郁千萬竿,四時散清飆。
拱揖謝衆卉,安用爭春嬌。
卜始諒有終,芳聲允宣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凜凜:令人敬畏的樣子。(「凜」,讀音:lǐn)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勢高峻。
- 接武:步履相接,指繼承前人的事業。
- 青驄:毛色青白相間的馬。
- 華鑣:精美的馬勒,代指乘騎。
- 魑魅(chī mèi):傳說中山川間的鬼怪,比喻壞人。
- 雲漢:指銀河,這裏形容竹子的梢高及天際。
- 簫韶:虞舜時的樂章,這裏借指美妙的音樂,形容竹子的短節蘊含美妙的音韻。
- 清飆(biāo):清風。
- 拱揖:拱手作揖,表示謙遜。
- 宣昭:宣揚,顯揚。
翻譯
令人敬畏的張文紀,他的遺留風範是多麼高峻不凡。如今有繼承他的人,騎着青白相間的馬,揮動着精美的馬勒,英姿颯爽。他以筆如雷霆,讓鬼怪驚恐潛藏消失。不見絲毫灰塵飛揚,只感覺到山嶽都在搖動。看着這蒼玉般的竹圖,想來(畫中之人)有着同樣高遠的志向。蒼玉般的竹子有剛勁的氣節,在嚴寒中始終不會凋零。長長的竹梢直拂銀河,短短的竹節蘊含着美妙的音韻。鬱鬱蔥蔥的千萬竿竹子,四季都散發着清涼的風。它們謙遜地向衆花卉拱手作揖,不用去爭春時的嬌豔。從開始就能預料到最終的結果,美好的名聲確實能夠得到宣揚彰顯。
賞析
這首詩以讚揚張文紀的遺風開篇,引出瞭如他一般的後人。通過描繪後人的英姿和威嚴,展現出一種正義的力量。接着,詩人將目光轉向萬竹圖,以竹子的蒼勁、有節、耐寒、清風四溢等特點,象徵着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竹子不與花卉爭豔,體現了其謙遜的品質。最後,詩人認爲有着這樣的品德和開始,美好的聲譽自然會得到宣揚。整首詩託物言志,以竹子喻人,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正義力量的讚美,語言優美,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