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值雨停泊沙岸偶成

· 蘇葵
江雨霏霏江水生,東行彩鷁雨中停。 典衣取酒無人受,擁被尋詩欠客評。 山色悽迷遙入畫,漁歌欸乃近堪聽。 無端野趣因渠減,津吏紛紛報遠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雨、雪、煙、雲等很盛的樣子。
  • 鷁(yì):水鳥名,古代常畫鷁於船頭,後借指船。
  • 欸乃(ǎi nǎi):象聲詞,搖櫓聲或划船時歌唱之聲。
  • :這裏指下雨一事。

翻譯

江上下着綿綿細雨,江水上漲,我乘坐着向東行駛的綵船在雨中停了下來。 我典當了衣服買酒卻無人一起暢飲,裹着被子尋找詩興卻缺少客人來評價。 遠處的山色迷濛,彷彿可以入畫,近處的漁歌悠揚,近似能夠傾聽。 無端地因爲這場雨減少了野外的趣味,管理渡口的小吏們紛紛前來報告遠處有迎接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雨中行舟停泊沙岸時的情景。詩的首聯通過「江雨霏霏」「江水生」和「雨中停」,營造出一種迷濛的氛圍。頷聯中「典衣取酒」表現出詩人的灑脫,而「無人受」「欠客評」則透露出一絲孤獨和寂寞。頸聯以「山色悽迷遙入畫」「漁歌欸乃近堪聽」生動地描繪了江邊的景色和聲音,富有意境。尾聯中的「無端野趣因渠減」表達了詩人對雨影響遊玩興致的些許無奈,而「津吏紛紛報遠迎」則爲詩歌增添了一些動態和別樣的情節。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有詩人內心感受的抒發,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