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白鹿書院新成

· 蘇葵
撤舊營新數十楹,日華星彩映丹青。 軒窗爽闓意偏豁,塵土隔離心自清。 檐外有山皆屹屹,門前無水不泠泠。 病夫豈漫誇虛器,吾道真思託後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íng):堂屋前部的柱子,也指量詞,房屋一間爲一楹。
  • (kǎi):開,明朗。
  • 屹屹:高聳的樣子。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流清脆的聲音。

翻譯

拆除舊的建築,新建了數十間房屋,太陽的光華和星辰的光彩映襯着圖畫。 窗戶開闊明朗,讓人心情格外舒暢,塵土被隔離在外,內心自然變得清淨。 房檐外面有羣山高高聳立,門前沒有水流不是發出清脆的聲響。 我這個病弱之人豈能隨便誇讚這徒有其表的建築呢,我真正希望的是將我的學說思想託付給年輕的後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鹿書院新成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感受。詩的首聯通過「撤舊營新」和「日華星彩映丹青」,展現了書院新建後的嶄新面貌和光輝景象。頷聯描寫了書院的軒窗開闊,使人心情暢快,同時也強調了這裏的環境能夠讓人遠離塵囂,淨化心靈。頸聯以「檐外有山皆屹屹,門前無水不泠泠」進一步描繪了書院周圍的自然環境,山的高聳和水的清脆之聲,增添了書院的清幽之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書院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學說思想能夠在年輕後生中傳承下去。整首詩意境清新,既描繪了書院的美好環境,又表達了詩人對學術傳承的重視和期望。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