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十六句寄君謙儀部奉寓懷思雲山迢遙不我遐棄春鴻在望用傒好音

艤舟閶門下,攬衣涉南濠。 居人愛楊子,力任細書勞。 手校日弗給,續晷焚其膏。 坐令書滿家,一一排幹旄。 麗藻並奇字,史漢兼莊騷。 剖擊無終窮,人徒識儀曹。 焉知漆雕意,古學非時髦。 有如萬里鴻,妙與江雲高。 又如幽蘭芳,嫣然媚衡皋。 恭惟聖所傳,慎此義利操。 明明君子心,道體求絲毛。 憂違樂乃行,不負人中豪。 鉅艦乘安流,向爾空飛濤。 芸編亦自幸,非君孰吾遭。 豈若夸毗子,悻然立蓬蒿。 相去日已遠,令我心鬱陶。 故人頗諧寡,聊飲玉色醪。 題詩寄濠上,臨風愧投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艤舟(yǐ zhōu):停船靠岸。
  • 閶門(chāng mén):古代蘇州城的西門。
  • 攬衣:整理衣襟,準備行動的樣子。
  • 南濠(nán háo):蘇州城南的水道。
  • 楊子:人名,可能是指楊慎,明代文學家。
  • 細書:細緻地書寫。
  • 續晷(xù guǐ):繼續工作到日落。
  • 焚其膏:燒油點燈,指夜以繼日地工作。
  • 幹旄(gān máo):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這裏指書籍的排列整齊。
  • 麗藻:華麗的文辭。
  • 莊騷:莊子的《逍遙遊》和屈原的《離騷》。
  • 儀曹:官名,這裏指楊子。
  • 漆雕:古代的一種漆器工藝,這裏比喻精細的學問。
  • 時髦:時尚,流行。
  • 幽蘭:深谷中的蘭花,比喻高潔。
  • 嫣然:美好的樣子。
  • 衡皋(héng gāo):水邊的平地。
  • 聖所傳:聖人所傳授的道理。
  • 義利操:對義和利的把握。
  • 芸編:書籍。
  • 夸毗子(kuā pí zǐ):自誇的人。
  • 悻然(xìng rán):憤怒的樣子。
  • 蓬蒿(péng hāo):雜草,比喻平庸之地。
  • 玉色醪(yù sè láo):美酒。
  • 濠上:水邊。
  • 投桃:比喻送禮。

翻譯

停船在閶門下,整理衣襟涉水過南濠。 居民喜愛楊子,他盡力於細緻的書寫工作。 手不停筆,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點燈工作。 使得書籍堆滿家,一一排列整齊如干旄。 華麗的文辭與奇異的文字,史書與漢書,莊子的《逍遙遊》和屈原的《離騷》兼而有之。 剖析與擊打無休無止,人們只知道他是儀曹。 怎知他那漆雕般的精細學問,古學並非時尚。 他如同萬里鴻鵠,與江上的雲一樣高妙。 又如幽谷中的蘭花,美麗地綻放在水邊的平地上。 恭敬地傳承聖人所傳授的道理,謹慎地把握義與利。 君子的心,追求道義的細微之處。 憂慮與違背之後,快樂纔會真正地行走,不負人中的豪傑。 巨大的艦船乘着平靜的水流,向你空飛起波濤。 書籍也自感幸運,若非你,誰能遇到我。 豈能像那些自誇的人,憤怒地站在雜草叢中。 相隔的日子越來越遠,令我心中鬱鬱寡歡。 老朋友頗爲和諧,暫且飲酒享受美酒。 題詩寄往水邊,臨風時感到愧疚,如同投桃報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楊子的敬佩與思念,通過描繪楊子勤奮治學的場景,展現了其深厚的學識和高潔的品格。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徵,如將楊子比作萬里鴻鵠和幽蘭,強調其超凡脫俗和清高自持。同時,詩中也體現了作者對古學的推崇和對時俗的不屑,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對真摯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骨和情懷。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