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僭用:不適儅或未經允許地使用。
- 文公先生:指硃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世稱硃文公。
- 櫂歌:船歌,劃船時唱的歌。
- 山霛:山神,這裡指山景。
- 歛盡:收盡,這裡指山峰間的菸霧完全消失。
繙譯
我擅自使用了文公先生的韻腳,創作了十首船歌來歌頌武夷山的九曲谿。
第一首: 在第一曲処,我呼喚著隔岸的船衹,我們一起唱著船歌,穿過前方的河流。 山中的神霛似乎理解了遊人的心意,將遠近的山峰間的菸霧都收盡了。
賞析
這首作品以遊武夷九曲爲背景,通過描繪遊人與山霛的互動,展現了武夷山的神秘與美麗。詩中“一曲呼來隔岸船,櫂歌齊唱過前川”生動地描繪了遊人歡快的場景,而“山霛似識遊人意,歛盡峰巒遠近菸”則巧妙地以山霛爲主躰,表達了山與人之間的默契與和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黃仲昭對武夷山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吳繼學先生家藏邊景昭花鳥圖五首梅竹雙鵲 》 —— [ 明 ] 黃仲昭
- 《 遣懷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山亭爲龜塘廖氏應修賦次周翠渠韻 》 —— [ 明 ] 黃仲昭
- 《 致仕過常思嶺蘭若和故友彭從吾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張叔着桂林書院中曲水流觴次鄭東園韻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
- 《 雪夜歸舟和周次玉太守韻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