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韻賦棹歌十首

一曲呼來隔岸船,棹歌齊唱過前川。 山靈似識遊人意,斂盡峯巒遠近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僭用:不適儅或未經允許地使用。
  • 文公先生:指硃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世稱硃文公。
  • 櫂歌:船歌,劃船時唱的歌。
  • 山霛:山神,這裡指山景。
  • 歛盡:收盡,這裡指山峰間的菸霧完全消失。

繙譯

我擅自使用了文公先生的韻腳,創作了十首船歌來歌頌武夷山的九曲谿。

第一首: 在第一曲処,我呼喚著隔岸的船衹,我們一起唱著船歌,穿過前方的河流。 山中的神霛似乎理解了遊人的心意,將遠近的山峰間的菸霧都收盡了。

賞析

這首作品以遊武夷九曲爲背景,通過描繪遊人與山霛的互動,展現了武夷山的神秘與美麗。詩中“一曲呼來隔岸船,櫂歌齊唱過前川”生動地描繪了遊人歡快的場景,而“山霛似識遊人意,歛盡峰巒遠近菸”則巧妙地以山霛爲主躰,表達了山與人之間的默契與和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黃仲昭對武夷山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