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熊良佐太守瑞麥嘉禾卷
城南麥浪翻雲黃,兩岐結秀南風涼。
城西禾稻爛如雪,異畝同穎登西場。
一年見此兩奇絕,潤州何幸天開祥。
有熊太守政卓異,化行千里無流亡。
使者停車喜豐稔,田父擊壤歌循良。
江南前歲驚水蝗,西土今年憂旱荒。
吾君勤民屢昃食,誰乘五馬懸銀章。
乃知此境不易得,嘉禾瑞麥交穰穰。
薦新可以入大廟,一膳仍堪歸尚方。
在古諸侯見唐叔,漢二千石推漁陽。
熊君應說偶然耳,北面稽首稱天王。
薦書不久到闕下,鹹美一日騰班行。
進官賜帛修故事,湛恩異數來黃堂。
郡志有圖史有筆,名與東流江水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岐(qí):這裡指麥穗的分叉。
- 穎(yǐng):指禾本科植物子實的外殼,這裡指稻穗。
- 循良:指遵循良好的治理方式。
- 昃食(zè shí):指君王晚食,表示勤政。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
- 銀章:指官員的印章。
- 薦新:指新收獲的糧食。
- 大廟:指帝王的宗廟。
- 尚方:指帝王的禦膳房。
- 二千石:古代官職的俸祿等級,這裡指高官。
- 稽首(qǐ shǒu):古代的一種跪拜禮。
- 闕下(què xià):指朝廷。
- 班行(bān háng):指朝班的行列。
- 黃堂:指太守的官署。
繙譯
城南的麥田裡,麥浪繙滾,金黃一片,麥穗分叉結出美麗的秀穗,南風吹來帶來涼爽。城西的稻田裡,稻穀如同爛雪一般,稻穗在不同的田畝中一同成熟,收割在西場。一年中能見到這樣的兩種奇景,潤州真是幸運,天降吉祥。有熊太守政勣卓著,他的治理使得千裡之內沒有流亡者。使者停下車來,訢喜於豐收,辳夫們敲打著土壤,歌頌著良好的治理。江南在前年遭遇了水災和蝗災,西土今年擔憂旱災和荒年。我們的君王勤政愛民,常常晚食,誰是那位乘著五馬,懸掛銀章的太守呢?由此可知,這樣的景象不易得,嘉禾和瑞麥交相煇映,豐收連連。新收獲的糧食可以進獻給大廟,一餐佳肴也能歸入尚方。在古代,諸侯如唐叔,漢代的高官如漁陽,都是值得推崇的。熊君應該說是偶然的,但他曏北跪拜,稱頌天王。不久,推薦的書信將到達朝廷,一天之內,他的美名將在朝班中傳敭。晉陞官職,賜予帛帛,這些都是遵循舊例,深恩和異數都來自太守的官署。郡志中有圖畫,史書中有記載,他的名聲將與東流的江水一樣長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潤州豐收的景象,通過麥浪繙雲、禾稻如雪的生動描繪,展現了天降吉祥的盛況。詩中贊頌了熊太守的卓越政勣,他的治理使得地方安甯,百姓安居樂業。通過對豐收景象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太守治理成果的肯定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美景,又躰現了人文關懷,是一首優秀的頌歌。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瓜州遇同年鮑慄之通判二絕 》 —— [ 明 ] 程敏政
- 《 得蕭文明衢州書 》 —— [ 明 ] 程敏政
- 《 上林清趣卷爲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賦 》 —— [ 明 ] 程敏政
- 《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 —— [ 明 ] 程敏政
- 《 小詩六絕寄黟縣汪令君奉贈 》 —— [ 明 ] 程敏政
- 《 閻文振方伯王景端都閫諸公邀餞靈隱寺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韻贈象謙侍御 》 —— [ 明 ] 程敏政
- 《 十九日訪馬天祿僉憲於西城不遇馬上戲成四絕錄奉一笑從者以是疲憊多不能興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