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歐陽令君十二詠並引歌豐年

北過鬆蘿門,孝子有先隴。 南望葆真山,忠肅起高冢。 更代今幾年,不復薙荒茸。 考圖還舊物,據史得芳踵。 勉哉忠孝心,邦人一傾竦。 爾知令君仁,寧知令君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松蘿門: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地方的門。
  • 先隴:祖先的墳墓。
  • 葆真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
  • 忠肅:忠誠嚴肅,這裡指忠於國家的人。
  • 高塚:高大的墳墓,指重要人物的墓地。
  • 薙荒茸:薙(tì),割草;荒茸,荒草。這裡指清理荒草。
  • 考圖:查閲地圖或圖冊。
  • 舊物:原有的東西,這裡指原有的土地或權益。
  • 芳踵:芳,美好;踵,跟隨。這裡指美好的事跡或傳統。
  • 邦人:國家的人民。
  • 傾竦:竦(sǒng),肅立。這裡指人民肅然起敬。

繙譯

北行經過松蘿門,那裡有孝子的祖先之墓。 南望葆真山,忠臣的高大墳墓聳立。 時代更疊已有幾年,不再有人清理那裡的荒草。 查閲地圖,追尋舊時的土地,依據歷史,尋找美好的傳統。 勉勵你保持忠孝之心,國家的人民將會肅然起敬。 你知道令君的仁慈,可知道令君的勇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松蘿門和葆真山的描述,展現了歷史的厚重和傳統的價值。詩人通過對孝子和忠臣的墳墓的提及,強調了忠孝的重要性,竝以此勉勵令君保持這樣的美德。詩中“考圖還舊物,據史得芳踵”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傳統的追尋。最後兩句則巧妙地提出了令君不僅仁慈而且勇敢的品質,增加了詩歌的深度和複襍性。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孝美德的推崇和對歷史傳統的尊重。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