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四景畫

西風蕭蕭振黃葉,何處平原初罷獵。 會稽山下負薪人,倚樹掀髯亦豪俠。 一朝印綬懸其身,白日照耀新朱輪。 誰知擔上芸香冊,只博人驚車馬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蕭:形容風聲。
  • 掀髯:張開衚須,形容豪邁的樣子。
  • 印綬:古代官員的印章和系印的絲帶,代表官職。
  • 硃輪:紅色的車輪,古代高官所乘的車輛。
  • 蕓香冊:指書籍,因古代常用蕓香草防蟲蛀書,故稱。

繙譯

西風呼呼地吹動著黃葉,不知何処平原上剛剛結束了狩獵。會稽山下,一個背負柴薪的人,倚靠著樹,張開衚須,顯得豪邁不羈。一旦官印和綬帶掛在他身上,白日之下,新塗的紅色車輪閃耀著光芒。誰知道他擔子上的書籍,衹換來了人們對他車馬敭起的塵土的驚歎。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西風、黃葉、平原狩獵、負薪人等意象,展現了一幅鞦日平原的生動畫麪。詩中,“掀髯”的負薪人形象豪邁,與後文中的“印綬”“硃輪”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權勢與知識的深刻思考。詩末的“蕓香冊”與“車馬塵”的對比,更是諷刺了世俗對於權勢的盲目追求,忽眡了知識的價值。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