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復請遊天寧寺席上聯句
石徑盤迴萬木中,寺門惟許白雲通。
參差樓閣煙霞古,晻映溪山戶牖空。
坐久塔鈴還自語,詩豪牀筆喜相同。
興來隔渡頻呼酒,醉裏看花更徙筇。
啼鳥數聲檐外樹,歸帆一葉雨邊風。
茶瓜留客全忘暑,泉石娛人正未窮。
地迥百年初勝賞,僧忙半日總羣公。
飄蓬湖海憐雙鬢,結草田園方寸衷。
欲就佛龕燈下宿,萍蹤那復計西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晻映:隱約映照。
- 牖空:窗戶空曠。
- 塔鈴:塔上的風鈴。
- 牀筆:指書桌上的筆。
- 徙筇:移動竹杖,指行走。
- 飄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結草:指隱居田園。
- 方寸衷:內心深處。
- 佛龕:供奉佛像的小閣子。
- 萍蹤:比喻行蹤不定,如浮萍漂泊。
翻譯
在萬木叢中的石徑上盤旋而上,寺門只允許白雲通行。樓閣參差不齊,煙霞古舊,隱約映照着溪山,窗戶顯得空曠。坐久了,塔上的風鈴彷彿在自言自語,我們這些詩人在書桌上的筆下歡喜地寫下相同的詩句。興致來時,隔着渡口頻頻呼喚要酒,醉眼朦朧中看花,更是隨意行走。檐外的樹上,鳥兒啼叫數聲,雨邊的風中,歸帆如一葉扁舟。茶瓜留客,全然忘記了暑熱,泉石的美景正讓人愉悅不已。這地方百年來初次有這樣的勝景,僧人們忙碌了半天,總算是滿足了衆人的期待。漂泊在湖海之間,憐惜雙鬢已斑白,內心深處渴望隱居田園。想要就在佛龕的燈下過夜,行蹤不定,哪還計較東西南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共遊天寧寺的情景,通過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漂泊生涯的感慨。詩中「石徑」、「萬木」、「寺門」、「白雲」等意象構建了幽靜的寺廟環境,而「參差樓閣」、「煙霞古」則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後聯通過「飄蓬湖海」、「結草田園」等表達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現實漂泊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贈程都紀宗貴宋相文清公之裔藏有先世誥牒 》 —— [ 明 ] 程敏政
- 《 張汝弼駕部求椿庭詩壽其兄 》 —— [ 明 ] 程敏政
- 《 涵碧亭八詠 其二 石鼓浮嵐 》 —— [ 明 ] 程敏政
- 《 次德州簡管糧張道濟主事同年 》 —— [ 明 ] 程敏政
- 《 偶成 》 —— [ 明 ] 程敏政
- 《 郡守李公請宴譙樓上四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寄孫揮使千戶侯 》 —— [ 明 ] 程敏政
- 《 哀靈椿卷爲徐中行賦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