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湍 (tuān):急流的水。
- 瑯玕 (láng gān):古代指美玉或玉石相擊的聲音,這裡比喻水聲清脆悅耳。
繙譯
幾條寒冷的谿流在層層急流中傾瀉而下,聲音震撼著長空,一去不複返。夜半時分,這聲音突然驚醒了我的清夢,讓我懷疑是風雨中玉石相擊的響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寒流急瀉的景象和其震撼人心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詩中“聲撼長空去不還”一句,既展現了水聲的宏大,又隱喻了時間的無情流逝。後兩句則巧妙地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錯,將水聲比作風雨中的玉石之聲,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與美感。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扇面子猷訪戴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仙溪陸世徵活水亭次郡守丁石崖韻 》 —— [ 明 ] 黃仲昭
- 《 謝友人惠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 —— [ 明 ] 黃仲昭
- 《 用同年林一中韻哭陳弘載僉憲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圖 其一 杜甫遊春 》 —— [ 明 ] 黃仲昭
- 《 題九仙觀梅崖 》 —— [ 明 ] 黃仲昭
- 《 送丘安重侍御之京次周時可僉憲韻 》 —— [ 明 ] 黃仲昭
- 《 壽贛州李太守璡母八十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