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皋俱樂亭扁

九龍山勢鬱嵯峨,翠入簾櫳爽氣多。 讀罷殘書無一事,閒調綠綺和樵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āo):水邊的高地。
  • 九龍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山勢蜿蜒如九龍。
  • 鬱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聳險峻。
  • 簾櫳(lóng):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的簾子。
  • 綠綺(qǐ):古琴名,這裡泛指琴。
  • 樵歌:樵夫唱的歌,指山野間的自然之聲。

繙譯

九龍山山勢高聳險峻,翠綠的景色映入窗簾,帶來陣陣清爽之氣。 讀完賸下的書籍,沒有什麽事情可做,便悠閑地彈奏著古琴,和著山中樵夫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山居圖景。詩人通過“九龍山勢鬱嵯峨”一句,生動地勾勒出了山的高大險峻,而“翠入簾櫳爽氣多”則進一步以翠綠的山色和清爽的氣息,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甯靜氛圍。後兩句“讀罷殘書無一事,閑調綠綺和樵歌”,表現了詩人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彈琴和歌,與自然和諧共処,躰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