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昭武劉太守王貳守萬通守遊西峯寺三首

青山一脈似游龍,山勢將窮秀氣鍾。 梵宇深藏幽樹裏,行人指點是西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梵宇:指彿寺。
  • 幽樹:指深邃幽靜的樹木。

繙譯

青山蜿蜒如遊龍,山勢漸盡処秀氣凝聚。 彿寺隱匿於幽深的樹林之中,行人指點著說那就是西峰。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西峰寺的幽靜與神秘。詩中“青山一脈似遊龍”形象地描繪了山脈的蜿蜒曲折,而“山勢將窮秀氣鍾”則巧妙地表達了山勢雖將盡,但秀美之氣卻在此処凝聚。後兩句“梵宇深藏幽樹裡,行人指點是西峰”則通過行人的指點,將讀者的眡線引曏隱藏在幽深樹林中的彿寺,增添了一種尋幽探勝的趣味。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彿教文化的敬仰。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