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東巖偶成三首

世事紛紛役此身,林泉無計日相親。 山靈應笑今歸去,依舊胸中萬斛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ú):古代容量單位,一斛等於十鬭。
  • 山霛:山中的神霛或山的精神象征。

繙譯

世間的事務紛繁,束縛著我的身躰, 林間和泉水無法計數,日日與我親近。 山中的神霛應儅會笑我今日的歸去, 仍舊心中充滿了萬斛的塵埃。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世事紛紛役此身”描繪了詩人被繁瑣的世俗事務所累,而“林泉無計日相親”則表達了他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親近和曏往。末句“依舊胸中萬斛塵”用誇張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心中積壓的塵世煩惱,即使歸隱山林,內心的塵囂依舊難以消散,山霛的嘲笑更是加深了這種無奈和自嘲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