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妃:指王昭君,漢元帝時期的宮女,後被選爲和親公主,遠嫁匈奴。
- 丹青:原指繪畫用的顔料,這裡指畫像。
- 巫山:地名,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這裡泛指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
繙譯
風從遙遠的天邊吹來,滿麪都是沙塵,擡頭望去,何処能看到我的故鄕中華?如果早知道自己的命運會被一幅畫像所決定,我甯願嫁給巫山的一個普通百姓家。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明妃在異鄕的孤獨和對故鄕的思唸,表達了她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平凡生活的曏往。詩中“風起遙天滿麪沙”一句,既描繪了異鄕的自然環境,也隱喻了明妃內心的迷茫和無助。“早知身被丹青誤,但嫁巫山百姓家”則直抒胸臆,表達了明妃對自己被畫像所誤、遠嫁他鄕的悔恨,以及對簡單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命運麪前的無奈和抗爭。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自信豐往龍南過竹高嶺作 》 —— [ 明 ] 黃仲昭
- 《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四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禽圖爲徐若川秋官賦海棠鴝鵒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常思嶺蘭若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壽慶堂爲陳景厚地官賦 》 —— [ 明 ] 黃仲昭
- 《 挽三山陳叔熙先生 》 —— [ 明 ] 黃仲昭
- 《 東黃四景爲族叔祖方軒先生賦文筆鍾靈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俱樂亭扁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