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常思嶺蘭若二首

蓬萊何處覓仙家,小剎閒吟興亦賒。 門外有山都是竹,庭前無地不栽花。 半生牢落多行路,幾度經過此啜茶。 日暮又投山驛去,回看樓閣倚雲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指理想中的仙境。
  • 小剎:小寺廟。
  • :遠,長。
  • 牢落:孤寂,無所寄託。
  • 啜茶:喝茶。
  • 山驛:山中的驛站。

翻譯

在何處能尋覓到仙境蓬萊,我在小寺廟中悠閒地吟詩,興致也很長遠。門外羣山環繞,到處都是翠竹,庭院前沒有一塊地方不是栽滿了鮮花。半生孤寂,大多在旅途中度過,幾次經過這裏,都會停下來品茶。日暮時分,我又將投宿在山中的驛站,回頭望去,那樓閣彷彿倚靠在斜陽下的雲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小寺廟中的閒適生活和對旅途的感慨。詩中「門外有山都是竹,庭前無地不栽花」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充滿生機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旅途的無奈和對過往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美好事物的留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