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嶙嶒(lín céng):形容山勢高峻。
- 憲節: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符節,用以證明身份。
- 軺車(yáo chē):古代一種輕便的車,多用於官員出行。
- 盔甲:古代戰士穿戴的防護裝備。
- 干戈:古代兵器,泛指戰爭。
- 司牧:古代官職名,指地方長官。
- 貪泉:傳說中喝了會讓人變得貪婪的水泉。
- 浼(měi):污染,玷污。
- 隱之:指隱士,這裏比喻清廉的人。
翻譯
我登上了高峻的山嶺,山路曲折迴旋,尚未平坦。 官員們手持符節,穿越青色的雲霧,輕便的車子在白雲間穿行。 山峯形狀像戰士的盔甲,這不過是偶然的巧合, 而這裏的民衆習慣了戰爭,因此這個地方得名。 如果地方長官能夠興起道德教化, 那麼即使有貪泉這樣的誘惑,也無法玷污清廉之人的純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穿越山嶺的旅程,通過山勢、官員出行、地方風俗等元素,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詩中「山如盔甲偶然事,民習干戈遂得名」一句,巧妙地將山形與戰爭聯繫起來,反映了當地因戰爭而得名的歷史背景。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於道德教化的重視,以及對於清廉品質的堅守,體現了作者的理想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