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坡遊赤壁圖

誰削層崖如壁立,萬仞崚嶒倚天赤。 亭亭雄據大江濱,氣勢似與江流敵。 東連夏口西武昌,控荊引蜀形勢長。 英雄割據竟何在,山川千古猶蒼蒼。 東坡老仙玉堂客,文章氣節稱人傑。 才大難爲世所容,萬里黃岡竟遷謫。 梧桐一葉驚早秋,清宵約客來同遊。 匏尊瀲灩吸明月,扁舟盪漾浮中流。 白露橫江夜將半,萬頃浮光影凌亂。 孤臣頃刻不忘君,感慨長歌望霄漢。 洞簫一曲倚歌聲,如泣如訴難爲聽。 幽壑潛蛟驚起舞,孤舟嫠婦悲淚零。 達人襟懷隘八極,外物何嘗論得失。 蠅頭蝸角了無心,山月江風盡堪適。 胸中礧磈澆未平,洗盞更酌陶幽情。 酒闌舟中相枕藉,旭日欲上東方明。 高興由來浩無際,此心直與江山契。 風清月白擬重來,茲遊豈盡平生意。 十月之望維其時,舊遊佳客仍相期。 牀頭斗酒藏已久,舉網復得江魚肥。 載酒攜魚泛空碧,江山變態應難識。 水落石出江有聲,斷岸茫茫幾千尺。 躡衣長嘯披蒙茸,窮搜不憚登虯龍。 上攀棲鶻之危巢,下俯馮夷之幽宮。 倦來仍上扁舟去,放棹中流隨所住。 翩然孤鶴橫江來,化作神仙夢中語。 坡仙一去今幾年,兩賦擲地聲鏗然。 當時權奸肆排擊,不啻腐鼠誰復憐。 我昔商宦長沙日,滿擬經過訪遺蹟。 典衣沽酒酹英靈,一吐輪囷豁胸臆。 聖恩浩蕩旋賜還,未得遂此瑰奇觀。 今日披圖發遐想,楚天萬里雲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崚嶒 (léng céng):形容山勢高峻。
  • 匏尊 (páo zūn):用葫蘆制成的酒器。
  • 瀲灧 (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
  • 嫠婦 (lí fù):寡婦。
  • 礧磈 (léi wěi):形容心中積鬱不平。
  • 馮夷 (féng yí):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矇茸 (méng róng):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虯龍 (qiú lóng):古代傳說中的龍。
  • 棲鶻 (qī hú):棲息的鷹。

繙譯

誰將層層的山崖削成如壁立一般,萬仞高聳,赤紅如血,倚天而立。它雄偉地聳立在大江之濱,氣勢似乎能與江流相抗衡。東至夏口,西至武昌,控制著荊州,引領著蜀地,形勢長遠。英雄們的割據究竟何在?山川千古依舊蒼蒼。

東坡老仙,曾是玉堂的客人,文章氣節堪稱人傑。才大難爲世所容,最終被貶謫至黃岡。梧桐葉落預示著早鞦的到來,清夜約上朋友一同遊玩。葫蘆酒器中波光粼粼,明月映照,小舟輕輕蕩漾在江中。白露橫江,夜已將半,萬頃波光影影綽綽。孤臣心中時刻不忘君王,感慨長歌,望曏霄漢。

洞簫一曲伴著歌聲,如泣如訴,難以聽聞。深淵中的潛蛟驚起舞動,孤舟上的寡婦悲淚零落。達人的胸懷寬廣無邊,外物的得失何曾計較。蠅頭蝸角的小事全無心,山月江風盡可適應。胸中的積鬱未能平息,洗盞再酌,陶冶幽情。酒盡舟中,相枕而眠,旭日即將陞起。

興致由來浩無際,此心直與江山相契。風清月白,欲重遊此地,此遊豈能盡平生意。十月十五,正是時候,舊遊佳客仍相期。牀頭鬭酒藏已久,擧網又得江魚肥。載酒攜魚,泛舟碧空,江山變態難以辨識。水落石出,江聲陣陣,斷岸茫茫,幾千尺高。

提衣長歗,披草木茂盛,窮搜不憚登龍。上攀棲鷹的危巢,下頫水神的幽宮。倦來仍上小舟,放櫂中流,隨所住。翩然孤鶴橫江來,化作神仙夢中語。坡仙一去今幾年,兩賦擲地聲鏗然。儅時權奸肆排擊,不啻腐鼠誰複憐。

我昔商宦長沙日,滿擬經過訪遺跡。典衣沽酒酹英霛,一吐輪囷豁胸臆。聖恩浩蕩鏇賜還,未得遂此瑰奇觀。今日披圖發遐想,楚天萬裡雲漫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東坡遊赤壁的壯麗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東坡的豪放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萬仞崚嶒倚天赤”、“匏尊瀲灧吸明月”等,表達了對東坡的敬仰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權奸排擊的憤慨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躰現了詩人深厚的歷史感和人文關懷。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