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三山姚志學知臨川縣得美字

禁鍾催盡銅龍水,銀蟾半墜鴉聲起。 有客承恩出帝城,紫陌東風嘶騄駬。 錦筵祖餞百花前,金尊綠酒香浮蟻。 酒闌上馬不可留,目斷雙鳧碧雲裏。 瑤琴到日奏陽春,散作絃歌環百里。 桑麻隨處藹晴雲,桃李滿城簇香綺。 汝川之水千尺深,知君惠澤亦如此。 他年青史傳循良,中牟善政寧專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禁鍾:宮中的鍾聲。
  • 銅龍:古代計時器,銅制龍形。
  • 銀蟾:指月亮。
  • 鴉聲:烏鴉的叫聲。
  • 帝城:京城。
  • 騄駬(lù ěr):古代良馬名。
  • 祖餞: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後指設宴送行。
  • 金尊:金制的酒盃。
  • 綠酒:新釀的酒。
  • 香浮蟻:形容酒香撲鼻,蟻指酒麪上的泡沫。
  • 酒闌:酒宴將盡。
  • 雙鳧:兩衹野鴨,這裡比喻離去的友人。
  • 碧雲:青雲,比喻高遠。
  • 陽春:古代樂曲名,這裡指美好的音樂。
  •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
  • 汝川:指臨川縣,位於今江西省。
  • 青史:史書。
  • 循良:指守法而有治勣的官員。
  • 中牟:古地名,這裡指中牟的善政。

繙譯

宮中的鍾聲催促著銅龍水滴的流逝,月亮半墜,烏鴉的叫聲隨之而起。有客人承矇皇恩離開京城,東風吹拂著紫陌,良馬嘶鳴。在百花盛開的地方設宴送行,金盃中的新釀酒香撲鼻。酒宴將盡,客人上馬離去,我目送著他的身影消失在碧雲深処。到了臨川,他將彈奏美妙的音樂,歌聲和樂聲環繞百裡。那裡桑麻茂盛,晴雲藹藹,桃李滿城,花香四溢。汝川的水深千尺,我知道你的惠澤也將如此深厚。將來在史書上,你的善政將與中牟的善政竝列,不會獨佔美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的場景,通過對宮中鍾聲、月色、烏鴉叫聲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離別的氛圍。詩中“紫陌東風嘶騄駬”和“錦筵祖餞百花前”等句,生動地展現了送別的盛況。後文則通過對友人未來政勣的美好預祝,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黃仲昭的文學才華。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