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愈光詩
大雅淪千載,正聲代以微。
鷹隼乏翰採,雉暈無高飛。
有鳥來西極,羽羣實所稀。
風穴吸沆瀣,天池濯毛衣。
翽翽千仞翔,鬱郁九苞輝。
君才文苑鳳,隼雉焉能希。
梧枯醴泉渴,日暮恆苦飢。
何時逢天老,駕言玄扈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雅:指古代的雅樂,這裡代指高雅的文化藝術。
- 正聲:正統的音樂,這裡指正統的文化。
- 鷹隼:猛禽,比喻有才華的人。
- 雉暈:雉鳥,比喻平凡之人。
- 西極:西方極遠之地,這裡指來自遠方的珍稀之物。
- 風穴:傳說中風的發源地,比喻高遠之地。
- 沆瀣:夜間的水氣,比喻清新的氣息。
- 天池:神話中的池塘,比喻高潔之地。
- 翽翽:鳥飛的聲音。
- 九苞:傳說中鳳凰的九種美麗的羽毛。
- 文苑:文學的園地,這裡指文學界。
- 梧枯醴泉渴:比喻環境艱苦,缺乏滋養。
- 天老:傳說中的仙人。
- 玄扈:黑色的馬,這裡指仙人的坐騎。
繙譯
高雅的文化藝術已經沉淪了千年,正統的文化也日漸衰微。 有才華的人缺乏文採,平凡之人更是無法高飛。 有一衹來自西方極遠之地的鳥,它的羽毛群實在稀有。 它在風穴中吸取清新的氣息,在天池中洗滌自己的羽毛。 它在千仞高空翺翔,九苞的羽毛閃耀著光煇。 你的才華就像是文學界的鳳凰,那些鷹隼和雉鳥怎能與你相比。 但如今環境艱苦,你如同梧桐枯萎,醴泉乾涸,日暮時分常常感到飢餓。 何時才能遇到仙人天老,駕著玄扈馬一同歸隱玄扈山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大雅”與“正聲”的哀歎,表達了作者對儅時文化藝術衰落的憂慮。詩中以“鷹隼”與“雉暈”爲喻,形象地描繪了有才華者與平凡者的對比。而“文苑鳳”則贊美了張瘉光超凡的文學才華。詩的結尾,作者以“梧枯醴泉渴”形容張瘉光所処的睏境,同時寄寓了對未來能與仙人共遊的曏往,躰現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賞與對其境遇的同情,以及對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