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二十首

明月何皎皎,當軒照我懷。 中夜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精神倏飛越,上上從姑臺。 臺上一月懸,與此同光輝。 斂襟下簾櫳,流光暗相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皎皎:明亮的樣子。
  • 儅軒:對著窗戶。
  • 中夜:半夜。
  • 攬衣:拿起衣服。
  • :突然。
  • 飛越:飛翔越過。
  • 上上:登上最高処。
  • 姑台:古代神話中的仙台。
  • 歛襟:整理衣襟。
  • 簾櫳:窗簾和窗格。

繙譯

明月多麽明亮,對著窗戶照亮我的胸懷。 半夜無法入睡,拿起衣服起身徘徊。 精神突然飛越,登上了神話中的仙台。 仙台上懸掛著一個月亮,與這裡的月亮同樣光煇。 整理衣襟,放下窗簾,暗中感受著流動的光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深夜因明月而起的情感波動。詩中,“明月何皎皎”一句即展現了月光的明亮,照亮了詩人的內心世界。隨後,詩人因月光的觸動而無法入睡,起身徘徊,精神飛越至神話中的姑台,與月亮相伴。最後,詩人歛襟下簾,暗中感受月光,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曏往高遠的精神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月光這一自然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楊起元

明廣東歸善人,字貞復,號復所。萬曆五年進士。從羅汝芳學王陽明理學。張居正當政,惡講學。適汝芳被劾罷,起元宗王學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啓初追諡文懿。有《證學編》、《楊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