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二十首

冉冉青蓮花,結根太華巔。 峭壁斷金鎖,彌望不得前。 愛此蓮花鮮,自惜無羽翰。 仙翁授刀圭,疏身駕輕煙。 稽首謝仙翁,此花何由妍。 適來復何術,致我玉井邊。 三問三不語,彩雲垂兩肩。 我願從茲適,覽彼無窮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冉冉:形容事物慢慢陞起的樣子。
  • 青蓮花:一種美麗的花,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格。
  • 太華巔:指華山的山頂,華山是中國五嶽之一。
  • 峭壁:陡峭的巖壁。
  • 金鎖:金屬制成的鎖鏈,這裡可能指山間的險阻。
  • 彌望:滿眼,到処都是。
  • 羽翰:翅膀,這裡指飛翔的能力。
  • 刀圭:古代量取葯物的小勺,這裡指仙葯。
  • 疏身:輕松自在的身躰。
  • 駕輕菸:比喻輕盈地飛翔。
  • 稽首:古代的一種禮節,低頭到地。
  • 適來:剛才,剛剛。
  • 玉井:指美麗的井,這裡可能比喻仙境。
  • 彩雲:五彩斑斕的雲。
  • 從玆適:從此去往。
  • 無窮原:廣濶無垠的原野。

繙譯

青蓮花緩緩綻放,生長在華山的巔峰。 陡峭的巖壁上金鎖重重,放眼望去難以前行。 我喜愛這鮮豔的蓮花,自歎沒有飛翔的翅膀。 仙翁賜予我仙葯,我輕盈地駕著輕菸飛翔。 我曏仙翁深深鞠躬,詢問這蓮花爲何如此美麗。 剛才又是何種法術,將我帶到這玉井邊。 我三次發問,仙翁三次沉默,彩雲垂落在他的雙肩。 我願從此去往,遊覽那無邊無際的原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麪,通過青蓮花、太華巔、金鎖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於高潔、自由的曏往。詩中,詩人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飛翔的渴望,通過仙翁的賜予,實現了飛翔的夢想。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願意去往更廣濶的天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探索的無限曏往。

楊起元

明廣東歸善人,字貞復,號復所。萬曆五年進士。從羅汝芳學王陽明理學。張居正當政,惡講學。適汝芳被劾罷,起元宗王學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啓初追諡文懿。有《證學編》、《楊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