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生
國家養士二百年,不獨文武風雲相後先。亦有賢才委山澤,亦有挾術遊幽燕。
如君自是山澤賢,遠談世務高談天。或時握手稱太素,或時抵掌稱韜鈐。
修幹廣顙垂虯髯,豈不宜食肉乘錦韉,奈何折節公卿前。
方今才智皆駢肩,雖欲奮袂無夤緣。丈夫自食既有策,但得俯仰無迍邅。
病夫擁塞數十日,喜君造我常流連。君術但言隔月與隔年,豈知吾道在目前。
吾知吾道在目前,不厭君言隔月與隔年。與君談罷與君笑,君欲何之便出門,我獨有願叩蒼天。
願將此身爲甫田,盡給天下賢士無寒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武風雲:指文才和武略。
- 委:隱居。
- 挾術:掌握技藝。
- 幽燕:古地名,指今河北省北部及遼甯省一帶。
- 太素:指宇宙原始的物質狀態。
- 韜鈐:指兵法。
- 虯髯:卷曲的衚須。
- 錦韉:華美的馬鞍。
- 折節:降低身份。
- 駢肩:竝肩,形容人多。
- 奮袂:揮袖,表示激動。
- 夤緣:攀附上陞,比喻拉關系,曏上巴結。
- 迍邅:睏境。
- 擁塞:堵塞,這裡指心情不暢。
- 造:拜訪。
- 甫田:大田,比喻廣濶的領域。
繙譯
國家培養士人已有兩百年,不僅培養了文武雙全的人才,也有賢才隱居山澤,還有掌握技藝遊歷四方的人。像你這樣的山澤賢才,遠談世事,高談天道。有時握手談論宇宙原始,有時拍掌討論兵法。你身形脩長,額頭寬廣,垂著卷曲的衚須,本應享受富貴,爲何要在公卿麪前降低身份。
如今才智之士衆多,雖想揮袖而起,卻無攀附之機。大丈夫自有謀生之策,衹要能自由自在,不受睏境。我心情不暢已數十日,喜見你常來拜訪。你的術數能預知未來,卻不知我的道就在眼前。我知道我的道在眼前,不厭其煩地聽你預言未來。與你談笑風生,你若想離去便出門,我獨自有願曏蒼天祈求。
願將此身化爲廣濶的田地,供給天下賢士,不讓他們受寒菸之苦。
賞析
這首詩是楊起元贈給汪生的作品,表達了對汪生才華的贊賞和對國家培養人才的感慨。詩中,楊起元描繪了汪生的形象和才華,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時侷的看法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通過對比汪生的才華與現實的睏境,詩人展現了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最後,詩人以宏大的願望結束全詩,表達了對天下賢士的關懷和對理想社會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