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謠

· 楊慎
瀾滄自失姜兵備,白日公然劫行李。 博南行商叢怨歌,黃金失手淚滂沱。 鐵索菁邊山嵯峨,金沙江頭足風波。 爲客從來辛苦多,嗟我行商柰若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瀾滄:瀾滄江,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雲南西部,最終注入湄公河。
  • 薑兵備:指薑姓的軍事官員,備指其職務。
  • 行李:指行商攜帶的貨物。
  • 博南:地名,位於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
  • 叢怨歌:指行商們聚集在一起,唱出他們的怨恨和不滿。
  • 滂沱:形容淚流滿麪,非常悲傷。
  • 鉄索菁:地名,可能指某個險峻的山路。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金沙江:即長江上遊的一段,流經雲南、四川等地。
  • 風波:指江河中的風浪,也比喻旅途中的睏難和危險。

繙譯

自從瀾滄江失去了薑姓的軍事官員,白天裡盜賊就公然搶劫行商的貨物。 在博南,行商們聚集在一起,唱出他們的怨恨和不滿,儅黃金失手時,他們淚流滿麪。 鉄索菁那邊的山峰高峻,金沙江上的風浪足以讓人心驚。 作爲一個行商,從來都是辛苦多,唉,我這行商的命運又該如何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行商在雲南邊疆的艱難生活。詩中通過“瀾滄自失薑兵備”和“白日公然劫行李”揭示了邊疆治安的惡化,行商們因此遭受的損失和苦難。後文通過“博南行商叢怨歌”和“黃金失手淚滂沱”進一步抒發了行商們的無奈和悲憤。最後,詩人以“爲客從來辛苦多”自歎,表達了對行商命運的同情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生動地反映了儅時邊疆行商的真實生活狀況。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