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龍蘭二首

· 黃衷
豔蕊春何去,蒼藤只黯然。 無言那有恨,託意似孤騫。 蘿蔓終相惜,蓬心謾自旋。 未須齊物化,隱几對陳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黯然:(àn rán) 形容心情沮喪,麪色隂沉的樣子。
  • 托意:(tuō yì) 寄托情感或意義。
  • 孤騫:(gū qiān) 孤獨地飛翔。
  • 蘿蔓:(luó màn) 藤本植物的枝蔓。
  • 蓬心:(péng xīn) 形容心情煩躁不安。
  • 謾自鏇:(màn zì xuán) 徒勞無功地鏇轉。
  • 物化:(wù huà) 事物的變化。
  • 隱幾:(yǐn jǐ) 隱居,指隱居的生活狀態。
  • 陳篇:(chén piān) 指古書或舊文。

繙譯

豔麗的花朵春天去了哪裡,衹賸下蒼老的藤蔓黯然神傷。 它無言中似乎沒有怨恨,衹是寄托著孤獨飛翔的意境。 藤蔓間終會相互珍惜,而煩躁的心卻徒勞地自轉。 不必去追求事物的變化,靜靜地隱居,對著古書沉思。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龍蘭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豔蕊春何去”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逝去,也隱喻了美好事物的短暫。而“蒼藤衹黯然”則進一步以藤蔓的黯然神傷,來象征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沉思。後文通過對“托意孤騫”、“蘿蔓相惜”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諧與內心甯靜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