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春曲和黃泰泉四首

· 黃衷
紫燕飛龍避赤騮,春光如海逐花遊。 南州山水連高棟,午夜歌鐘角少侯。 月妙歡悰回漏滴,風微香靄繞簾鉤。 老翁殘夢隨蝴蝶,卻到蓬壺淺水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燕:指燕子,因其羽毛呈紫色而得名。
  • 赤騮:紅色的駿馬。
  •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 高棟:高大的房屋。
  • 午夜:半夜時分。
  • 歌鍾: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此処指音樂聲。
  • 角少侯:年輕的貴族。
  • 歡悰:歡樂的情緒。
  • 漏滴:古代計時器滴水的聲音。
  • 香靄:香菸繚繞的景象。
  • 簾鉤:掛簾子的鉤子。
  • 老翁:年老的男子。
  • 蓬壺:傳說中的仙山,即蓬萊。
  • 淺水洲:水中的小島。

繙譯

紫燕飛翔,避開紅色的駿馬,春光如海,追逐著花朵遊玩。 南方的山水與高大的房屋相連,午夜時分,音樂聲與年輕的貴族相伴。 月光下,歡樂的情緒隨著漏滴聲廻蕩,微風中,香菸繚繞,環繞著簾鉤。 年老的男子,殘存的夢境隨著蝴蝶,飄到了蓬萊仙山的淺水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遊玩的景象,通過紫燕、赤騮、春光等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南州山水連高棟,午夜歌鍾角少侯”一句,既表現了南方山水的壯美,又描繪了夜晚的繁華與歡樂。後兩句則通過月光、風、香靄等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表達了老翁對美好時光的畱戀與追憶。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