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祠

百川亦匯歸南海,望秩靈祠自歷朝。 石鐫鳳書苔蘚駁,像垂龍袞水雲飄。 波鳴海市晴輸稅,霧捲鮫宮夜貢綃。 日暮商飆動林木,鼓聲催起海門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望秩:按等級望祭山川。這裏可理解爲祭祀。
  • 靈祠:神祠,神社。
  • 鳳書:這裏指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形似鳳的形狀,有祥瑞之意。
  • 龍袞(gǔn):古代帝王的禮服,上繡龍紋。這裏指神像所穿的服飾,形象地描繪了神像的莊嚴。
  • 波鳴海市:指波濤聲中彷彿有海市蜃樓的景象。
  • 鮫宮(jiāo):鮫人居住的宮殿,神話傳說中鮫人能織綃,這裏寓意神祕的水下世界。
  • 商飆(biāo):秋風。

翻譯

衆多河流也都匯聚到南海,從歷代起就祭祀着這南海神祠。 石頭上鐫刻着如鳳形的文字,苔蘚斑駁,神像垂掛着如龍袞般的服飾,在水雲間飄蕩。 波濤聲中似有海市蜃樓,天氣晴朗時人們納稅交貢,霧氣籠罩着鮫人的宮殿,夜晚時他們獻上薄紗。 傍晚時分,秋風吹動着林木,鼓聲催促着海門的潮水涌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海神祠的莊嚴和神祕,以及其周圍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動。詩的首聯點明瞭南海神祠的地位和歷史悠久,衆多河流匯聚於此,也顯示了南海的重要性。頷聯通過對石鐫鳳書和像垂龍袞的描寫,展現了神祠的莊嚴和神祕氛圍,苔蘚駁和水雲飄則增添了一份滄桑和虛幻之感。頸聯描述了海邊的景象和人們的活動,海市蜃樓的想象和鮫人貢綃的傳說,使畫面更加富有奇幻色彩。尾聯以秋風吹動林木和鼓聲催起潮水作結,給人以一種磅礴的氣勢和動態的美感。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精妙,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南海神祠的敬仰和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釋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鐵機。番禺人。天然禪師族侄。原姓曾,名煒,字自昭。諸生。明桂王永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峯。十四年開戒,與石鑑禪師同日受具,命司記室,尋升按雲堂。隨杖居東官芥庵,益自淬勵。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