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至濟寧秦鳳山示和彭幸庵弔古諸作次韻八首淮陰侯祠

· 顧清
浣花溪上草堂幽,世亂公來客此州。 卜築旋應煩地主,感懷時復爲君憂。 飄飄身世遼東管,落落篇章鄴下劉。 擬駕吳船問遺蹟,不勝江水日東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浣花溪: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爲錦江支流。(讀音:huàn huā xī)
  • 卜築:擇地建築住宅,即定居之意。(讀音:bǔ zhù)
  • 地主:當地的主人。
  • 遼東管:指管寧,東漢末年人,曾避亂遼東。這裏借指躲避戰亂的人。
  • 鄴下劉:指劉楨,建安七子之一,曾居鄴下(今河北臨漳縣西)。這裏借指有才華的文人。

翻譯

浣花溪邊的草堂幽靜,世道混亂時您來到此地做客。決定在此定居還得麻煩當地的主人,心中感慨時又爲您擔憂。飄飄然的身影如同避亂遼東的管寧,才華出衆的文章可比居鄴下的劉楨。打算駕着吳船探尋遺蹟,卻無奈江水不停地向東流去。

賞析

這首詩以淮陰侯祠爲背景,抒發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和對歷史的追思。詩的首聯通過描繪浣花溪上草堂的幽靜,以及客人在亂世中來此的情景,奠定了一種憂傷的基調。頷聯表達了在異鄉定居的不易和對友人的關懷之情。頸聯以遼東管和鄴下劉作比,讚揚了友人的品德和才華。尾聯則表現出詩人對歷史遺蹟的嚮往,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用典恰當,語言優美,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