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輔除廣東鹽課提舉有不堪其事之慮賦此勉之
古人重立事,今人重致身。
功業苟有託,富貴安足論。
迢迢越王州,連峯入青雲。
豈無近要途,跋此高嶙峋。
榷海已非古,嚴徵重疲民。
廟選及吾子,此意良已勤。
刑罰有至教,催科有深仁。
金谷誠瑣末,乘田彼何人。
新雨殘暑盡,清風肅衣巾。
緬懷都門餞,雜遝羅衆賓。
而我病莫致,徘徊獨凝神。
揮毫願有贈,目送徵車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提舉:官名。
- 致身:獻身,出仕。
- 跋:翻山越嶺。
- 嶙峋:形容山勢峻峭、重疊、突兀的樣子。
- 榷(què)海:指官府對海鹽等進行專賣。
- 疲民:疲睏之民。
- 廟選:古代國家選用人才的一種方式,指由朝廷選拔。
- 催科:催收租稅。
- 金谷:泛指富貴人家。
- 瑣末:細碎微小。
- 乘田:春秋時魯國主管畜牧的小吏,後泛指小吏。
翻譯
古人重視成就事業,今人重視追求自身的地位。如果功業有了依託,富貴又哪裏值得一談呢。遙遠的越王州,連綿的山峯直入青雲。難道就沒有便捷的近路,非要跋涉這高峻陡峭的山路嗎。海鹽專賣已不像古時那樣,嚴厲的徵收使百姓疲憊不堪。朝廷的選拔到了您這裏,這樣的意圖實在是很殷切啊。刑罰中也有最高的教化,催收租稅中也有深厚的仁德。富貴人家的生活確實是細碎微小之事,像乘田那樣的小吏又算得了什麼呢。新下的雨消散了殘餘的暑氣,清風吹拂着衣巾。回憶起在都城門口的餞別,衆多賓客紛雜相聚。而我因病不能前往,只能獨自徘徊凝神。我願意揮筆寫下贈言,目光追隨着遠行的車塵。
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古人與今人的價值觀開篇,強調了功業的重要性以及對富貴的看法。接着描述了越王州的地勢和海鹽專賣的情況,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表達了對王廷輔被選拔擔任廣東鹽課提舉的期望和鼓勵。詩中提到刑罰與催科中也應蘊含教化和仁德,體現了作者的治國理念。後半部分通過回憶都門餞別,表達了作者對王廷輔的祝福和對他肩負重任的期望。整首詩既有對現實問題的關注,也有對友人的勉勵,情感真摯,寓意深刻。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送周兵馬之金陵 》 —— [ 明 ] 顧清
- 《 次韻水村書王山農梅花詩後 》 —— [ 明 ] 顧清
- 《 詠二喬得真字韻 》 —— [ 明 ] 顧清
- 《 恆齋爲體齋宗伯弟曰謙賦 》 —— [ 明 ] 顧清
- 《 送湯同知督運 》 —— [ 明 ] 顧清
- 《 甲戌郊壇分獻用三江院長韻 》 —— [ 明 ] 顧清
- 《 顧虛齋在湖南聞予致仕有作席間誦之次韻爲謝 》 —— [ 明 ] 顧清
- 《 初伏喜雨次未齋殿講韻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