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除夕書懷
分備漸無補,淹留忽歲殘。
悽風催短景,臈雪作凝寒。
世路人心險,他鄉客鬢單。
親闈千里夢,旅舍百憂攢。
萬感悲歡集,孤蹤進退難。
防危身佩劍,罹枉發衝冠。
衰鬢驚年換,幽懷坐夜闌。
畫堂燒絳蠟,對影共盤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寅:甲寅年。
- 除夕: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
- 備:準備,此處可理解爲努力、作爲。
- 淹留:長期逗留,羈留。(淹:yān)
- 歲殘:一年將盡。
- 悽風:寒冷的風。
- 短景:冬天日短,故云「短景」。景,日光。
- 臈(là)雪:臘月的雪。
- 凝寒:嚴寒。
- 世路:人世間的道路,指人生道路。
- 親闈(wéi):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指父母。
- 旅舍:旅館。
- 萬感:種種感觸。
- 絳(jiàng)蠟:紅色的蠟燭。
- 盤桓(huán):徘徊,逗留。
翻譯
自己所做的努力漸漸沒什麼作用,長期羈留他鄉,忽然間一年又要結束了。寒冷的風催促着冬日短暫的日光,臘月的雪帶來了嚴寒。人生的道路上人心險惡,在他鄉漂泊,自己的兩鬢也變得斑白孤單。千里之外的父母所在之處,只能在夢中相見,身處旅舍,憂愁百結。萬千感慨,悲歡交集,孤獨的身影,進退兩難。爲防危險,身上佩着劍,遭受冤枉時,憤怒得頭髮豎起,把帽子都頂了起來。衰老的鬢髮讓人驚歎歲月的變換,深夜時,內心的憂愁讓人難以入眠。在畫堂中點燃紅色的蠟燭,對着自己的影子,獨自徘徊。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甲寅年除夕時所作,表達了他在異鄉的孤獨、憂愁以及對世事的感慨。詩的開頭,作者感嘆自己的努力無補,時光匆匆,一年即將過去。接着通過「悽風」「短景」「臈雪」「凝寒」等詞語,描繪了冬日的寒冷和蕭瑟,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淒涼。「世路人心險,他鄉客鬢單」則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道路的艱難和在他鄉漂泊的孤獨的感受。對父母的思念和在旅舍中的憂愁,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獨和無奈的情緒。「萬感悲歡集,孤蹤進退難」則是對自己複雜心情的總結,各種情感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進退兩難。後面的詩句中,「防危身佩劍,罹枉發衝冠」表現了作者對危險和不公的憤怒。「衰鬢驚年換,幽懷坐夜闌」則體現了時光的流逝和內心的憂愁。最後,作者在畫堂中點燃蠟燭,對着自己的影子徘徊,畫面孤獨而悽美。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通過對自然環境和內心感受的描寫,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在除夕這個特殊時刻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