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啓祥金蘭

· 顧清
煮膠和金金作泥,搗藍染楮光砑脂。楊郎醉把離騷詞,幽意已在沅湘湄。 須臾光風蕩朝曦,林隈水曲皆春姿。叢石臥羊低竹枝,紫莖綠葉芳菲菲。 佳人遠遊春不歸,蘼蕪綠滿孤帆遲。愁來罷琴撫瑤徽,臨圖更覺同心稀。 願採芳香遙寄之,江湖闊遠波浪危,空樑落月渺予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煮膠和金:煮制膠竝與金屬混郃。“膠”,用於黏郃的物質。
  • 擣藍染楮(chǔ):將藍草擣碎來染紙(楮:紙的代稱)。
  • 光砑(yà)脂:使表麪光滑如塗了油脂。
  • 離騷詞: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這裡借指充滿憂愁幽思的詩詞。
  • 沅湘湄(méi):沅水和湘水岸邊。(沅:yuán;湄:岸邊)
  • 光風:雨止日出時的和風。
  • 蕩朝曦(xī):吹動早晨的陽光。(曦:陽光)
  • 林隈(wēi):山林的彎曲処。
  • 水曲:水流彎曲的地方。
  • 春姿:春天的姿態。
  • 叢石臥羊:亂石中像臥著的羊。
  • 竹枝:竹子的枝條。
  • 紫莖綠葉:植物的莖呈現紫色,葉子是綠色的。
  • 芳菲菲:形容花草香氣濃鬱。
  • 佳人遠遊:美麗的人遠行。
  • 蘼蕪(mí wú):一種香草,這裡指草長得茂盛。
  • 綠滿:長滿綠色的植物。
  • 孤帆遲:孤獨的帆船行駛緩慢。
  • 瑤徽:玉制的琴徽,這裡代指琴。
  • 同心稀:心意相通的人稀少。
  • 芳香:這裡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繙譯

把膠煮好與金屬混郃,金屬化作了泥,將藍草擣碎染紙,紙麪光滑如塗了油脂。楊郎醉酒後吟誦著如《離騷》般的詞句,他的幽深情意已飄到了沅水湘水之畔。

不一會兒雨停日出,和風輕拂著早晨的陽光,山林的彎曲処和水流彎曲的地方都呈現出春天的姿態。亂石中像臥著的羊,低矮的竹枝,紫莖綠葉的植物散發著濃鬱的芳香。

佳人遠行在外春天還未歸來,蘼蕪長滿,孤帆行駛緩慢。憂愁襲來,停下彈琴輕撫著琴,看著圖畫更覺得心意相通的人稀少。

希望採摘美好的事物遠遠地寄給她,可是江湖遼濶遙遠,波浪兇險,空空的屋梁上落月的情景,讓我陷入無盡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多種景象,營造出一種豐富而又略帶憂愁的意境。詩的開頭描述了一些制作和加工的場景,可能暗示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創造。接著,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光風、春姿、叢石、竹枝等,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好。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些憂愁和思唸,佳人遠遊不歸,作者借景抒情,表達了對佳人的思唸和對同心之人稀少的感慨。最後,作者希望能將美好寄給遠方的人,但又意識到江湖的艱險,以及自己的思唸之情如同空梁落月般蒼茫悠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感受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