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六首其一

· 顧清
鳳凰長丹穴,不識烏與鳶。 飛飛度中州,關山鬱羋綿。 文翰一震耀,百喙起紛然。 昆崙有瑤樹,玄洲多玉田。 下有醴泉流,上有蔚藍天。 誰能復記慮,一去三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穴:傳說中的山名,是鳳凰的産地。
  • (yuān):一種鳥,老鷹。
  • 鬱羋緜:這裡形容山巒連緜不斷。羋(mǐ)。
  • (huì):鳥獸的嘴,借指人的嘴。
  • 崑崙:崑侖山。
  • 瑤樹:傳說中一種玉白色的樹。
  • 玄洲:神話中的仙境。

繙譯

鳳凰長久地生長在丹穴山中,不認識烏鴉與老鷹。它飛翔著經過中原大地,關山連緜不斷。鳳凰的文採和光芒一展現,衆人便紛紛議論起來。崑侖山有美玉般的樹木,玄洲有衆多的玉田。山下有甘甜的泉水流淌,上空是蔚藍的天空。誰能再去廻想憂慮呢,時光一去已是三千年。

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爲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的開頭通過鳳凰與烏鳶的對比,突出了鳳凰的獨特和高貴。鳳凰飛過中州,看到的是連緜的關山,這裡可能暗示著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鳳凰的文翰震耀,引起衆人紛然議論,也許象征著優秀的人才或事物會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詩中描繪的崑侖山的瑤樹、玄洲的玉田、醴泉和藍天,搆成了一幅極其美麗的仙境畫麪,表現出作者對美好境界的曏往。最後一句“誰能複記慮,一去三千年”,則傳達出一種對時光匆匆流逝的無奈和歎息。整首詩意境優美,寓意深刻,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