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寬寒江待渡圖引爲樑光祿仲齊賦
樑公騎馬到我門,手持一幅范寬畫。入門大笑挽我臂,請向中堂壁間掛。
絹闊四尺高丈餘,一片雪意寒模糊。蓋因此畫歷歲久,坡腳破缺裁欲無。
大山小山玉相瑣,樹石人家無不可。有人騎驢涉長道,有人下馬呼江舸。
想其盤薄心神融,佈置自與元氣通。筆勢慘澹魂神泣,藝苑久矣無良工。
其上已有三人作,巢雲留清與耕樂。或情或景各其妙,我欲續之愧粗惡。
樑公樑公聽我語,此畫曾入《宣和譜》。真是《寒江待渡圖》,切莫向人容易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范寬:北宋著名畫家,以山水畫著稱。
- 寒江待渡圖:一幅畫作的名稱,描繪寒江邊等待渡船的情景。
- 梁光祿:人名,可能是指梁仲齊,光祿是官職名。
- 巢雲留清:可能是指畫上的題詩或題詞,意指留戀雲霧繚繞的清幽之地。
- 耕樂:可能是指畫上的題詩或題詞,意指田園耕作的樂趣。
- 宣和譜:宋徽宗宣和年間編纂的畫譜,收錄了當時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
翻譯
梁公騎馬來到我的門前,手持一幅范寬的畫作。進門後大笑並拉住我的手臂,請求我將畫掛在中堂的牆壁上。 這幅絹畫寬四尺、高丈餘,畫面上的一片雪意使得景象顯得模糊。因爲這幅畫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山坡的邊緣已經破損,幾乎要裁剪掉了。 大山小山交錯相連,樹木、石頭和人物都栩栩如生。畫中有人騎驢長途跋涉,有人下馬呼喚江中的船隻。 可以想象畫家在創作時心神投入,佈局與自然氣息相通。筆法深沉,彷彿能感動神魂,而如今藝壇上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工匠了。 畫上已有三人爲之作詩,有的留戀雲霧清幽,有的讚美田園樂趣。無論是抒情還是寫景,都各有妙處,我想要續寫,卻自愧文筆粗陋。 梁公啊,請聽我說,這幅畫曾被收錄在《宣和譜》中。它確實名爲《寒江待渡圖》,請千萬不要輕易贈與他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梁光祿帶來的一幅范寬的《寒江待渡圖》,並通過對畫作的描述,展現了其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詩中,劉溥不僅讚美了畫家的精湛技藝和畫作的深遠意境,還表達了自己對藝術的敬畏和自謙。通過對畫作的細膩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傳統藝術的尊重和對美好事物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書畫藝術的熱愛和鑑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