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詞

· 劉基
草間小蟲名促織,夜夜隔窗鳴不息。 小兒側足潛聽聲,雕籠鐵柵閉爾形。 金錢縱鬥爭相妒,得勝轉多扃轉固。 高秋九月嚴霜飛,開籠卻放枯蔓歸。 舊穴無蹤故帷去,生死淒涼向何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促織:一種小蟲,即蟋蟀。
  • 側足:側着腳,小心翼翼的樣子。
  • 雕籠鐵柵:精美的籠子和堅固的柵欄,形容關押促織的器具。
  • 金錢縱鬥:指用金錢作爲賭注的鬥蟋蟀遊戲。
  • 扃轉固:門閂轉動得更加牢固,比喻籠子關得更緊。
  • 嚴霜:寒冷的霜。
  • 枯蔓:乾枯的藤蔓,這裏指促織。
  • 故帷:舊的帷幕,比喻舊的棲息地。

翻譯

草叢中有一種小蟲名叫促織,每晚隔着窗戶不停地鳴叫。小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側耳傾聽,用精美的籠子和堅固的柵欄將它們關起來。用金錢作爲賭注的鬥蟋蟀遊戲中,勝利者得到的籠子關得更加牢固。深秋九月,嚴寒的霜降來臨,打開籠子將這些乾枯的藤蔓放歸自然。舊的棲息地已經無跡可尋,舊的帷幕也已離去,這些促織的生死淒涼,又將何去何從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促織的生活狀態,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生物的捕捉和利用,以及生物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悲慘命運。詩中,「雕籠鐵柵」和「金錢縱鬥」揭示了人類對促織的囚禁和利用,而「嚴霜飛」和「枯蔓歸」則象徵着促織在自然環境中的脆弱和無奈。最後兩句「舊穴無蹤故帷去,生死淒涼向何處?」更是深刻地表達了對促織命運的同情和對人類行爲的反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關懷。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