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子庚韻

· 劉基
風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煙雨共霏霏。 溪雲不作從龍起,山石何須學燕飛。 籬下舊存彭澤菊,林間新長首陽薇。 夜闌忽漫聞啼鳥,腸斷天涯信使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雨雪紛飛或煙霧瀰漫的樣子。
  • 從龍起:比喻跟隨有權勢的人或事物興起。
  • 彭澤菊:指陶淵明在彭澤縣種植的菊花,象徵隱逸高潔。
  • 首陽薇:指伯夷、叔齊在首陽山采薇而食,象徵堅守節操。
  • :隨意,無目的地。
  • 信使稀:傳遞消息的人很少,表示消息不通。

翻譯

春風吹落了殘花,春天的景象已不再,憂愁的心與煙雨一同瀰漫。 溪邊的雲不隨龍而起,山石又何必學燕子飛翔。 籬笆下還留着彭澤的菊花,林間新長出了首陽的薇草。 夜深時忽然聽到鳥兒的啼鳴,心中感到極度悲傷,因爲遠在天涯的消息傳遞者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去花落、煙雨濛濛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對遠方消息的渴望。詩中「溪雲不作從龍起,山石何須學燕飛」寓意深刻,表達了詩人不隨波逐流、不慕虛榮的獨立人格。後兩句以彭澤菊和首陽薇自喻,顯示了詩人堅守高潔品格的決心。結尾的「夜闌忽漫聞啼鳥,腸斷天涯信使稀」則抒發了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深切期盼和無法得知的無奈。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