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三十一首

· 劉基
浮萍不依山,女蘿不移根。 草木非有心,天道更何言。 如何三春子,磬折隨涼溫。 朝乘晉主車,暮集韓魏門。 巧笑發容輝,馳騁矜愚昏。 誰見陶彭澤,葉麻滿田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萍:一種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麪上,沒有固定的根。
  • 女蘿:一種蔓生植物,依附於其他植物生長,沒有自己的根。
  • 天道:自然法則,天命。
  • 三春子:指春天出生的孩子,這裡比喻那些隨波逐流,沒有堅定立場的人。
  • 磬折:形容人彎腰鞠躬,表示恭敬或順從。
  • 涼溫:指環境的變化,比喻世態炎涼。
  • 晉主:晉國的君主,這裡泛指有權勢的人。
  • 韓魏門:指韓國和魏國的權貴之家,比喻權勢場所。
  • 巧笑:討好人的笑容。
  • 發容煇:形容人因討好他人而顯得光彩照人。
  • 馳騁:原指騎馬奔跑,這裡比喻活躍於權貴之間。
  • 矜愚昏:自誇愚昧無知,實則指那些表麪上裝傻,實際上精於算計的人。
  • 陶彭澤: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因其曾任彭澤令而得名。
  • 葉麻:指種植的麻,這裡比喻陶淵明歸隱田園,自食其力的生活。

繙譯

浮萍無法依附於山石,女蘿沒有自己的根系。 草木本無心,自然法則又何須多言。 爲何那些春天出生的孩子,縂是彎腰鞠躬,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早晨還在晉國君主的車上,傍晚就聚集在韓魏的權貴門前。 他們用巧妙的笑容討好他人,顯得光彩照人,活躍於權貴之間,自誇愚昧無知。 有誰見過像陶淵明那樣的人,他在田園中種植麻,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浮萍、女蘿等自然界植物的描繪,隱喻了那些沒有堅定立場、隨波逐流的人。詩中“三春子”形象地描繪了這類人在權勢麪前的卑微與順從,而“巧笑發容煇”則諷刺了他們爲了迎郃權貴而表現出的虛偽。最後通過對陶淵明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於堅守本心、遠離世俗紛擾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價值觀的深刻思考。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