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 劉基
中庭有棗,累累其實。 零露既降,歲事孔疾。 循彼階軒,有鳴蟋蟀。 豈其觱發,而不栗烈。 南山崒嵂,松柏蕭瑟。 彼蘭斯蕕,彼枳斯橘。 安得羽翼,載飛載鳴。 氾濫八荒,以終永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累累:形容果實繁多,連續不斷。
  • 孔疾:非常急迫。
  • 循:沿着。
  • 階軒:臺階和門廊。
  • 觱發:形容風聲。
  • 栗烈:寒冷刺骨。
  • 崒嵂(zú lǜ):形容山勢高峻。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蕕(yóu):一種草本植物,這裏指惡草。
  • 枳(zhǐ):一種植物,果實味酸,不能食。
  • 橘:柑橘,果實甜美。
  • 氾濫:廣泛遊歷。
  • 八荒:指極遠的地方。
  • 永日:整天。

翻譯

庭院中有棗樹,果實累累。 露水已經降下,歲月事務非常急迫。 沿着臺階和門廊,蟋蟀在鳴叫。 難道風聲呼嘯,卻不感到寒冷刺骨。 南山高峻,松柏在風中蕭瑟。 那蘭草變成了惡草,那枳樹變成了柑橘。 怎能得到羽翼,載着我飛翔鳴叫。 廣泛遊歷八方,以此度過整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庭院中的棗樹、降露、蟋蟀鳴叫等細節,傳達出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詩中「南山崒嵂,松柏蕭瑟」一句,以高峻的南山和蕭瑟的松柏爲背景,增強了秋天的淒涼感。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自由飛翔的願望,以及對廣泛遊歷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嚮往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秋天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