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圖爲寶林衍上人作

· 劉基
雨過秋山日欲暾,白雲如雪擁山根。 高鬆浥露和煙冷,迸水穿沙出谷渾。 擬向蘿陰緣石徑,卻尋花片入桃源。 畫圖應有通神處,他日相從子細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ūn):初陞的太陽。
  • (yì):溼潤。
  • 迸水:噴湧的水。
  • 穿沙:穿過沙石。
  • 出穀渾:從山穀中流出,水流顯得渾濁。
  • 蘿隂:藤蘿的隂影。
  • 緣石逕:沿著石頭小路。
  • 花片:花瓣。
  • 桃源:桃花源,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 通神:指畫作達到神妙的境界。

繙譯

雨後的鞦山在初陞的太陽下顯得格外明亮,白雲像雪一樣堆積在山腳下。高大的松樹在露水和菸霧中顯得冷清,噴湧的水穿過沙石,從山穀中流出,水流顯得渾濁。我想要沿著藤蘿的隂影,沿著石頭小路前行,卻意外地隨著飄落的花瓣進入了桃花源。這幅畫作應該有其神妙之処,將來有機會,我會跟隨你仔細討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雨後鞦山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甯靜。詩中“雨過鞦山日欲暾,白雲如雪擁山根”描繪了雨後初晴的山景,陽光和白雲的描繪增添了畫麪的生動感。後文通過“高松浥露和菸冷,迸水穿沙出穀渾”進一步以松樹和水流的細節,傳達了山中的清冷和生機。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畫作的贊賞和對未來探討的期待,顯示了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