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黃元徽題畫鬆

· 劉基
黃子宅邊鬆十尋,兩株相倚自成林。 半空鸞鳳翻清影,長日笙竽奏好音。 豈但茯苓能卻老,更有琥珀可安心。 風塵澒洞還相憶,寫掛高軒恨最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鸞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笙竽:古代的兩種樂器,這裡指松風聲如音樂。
  • 茯苓:一種中葯材,有延年益壽的功傚。
  • 琥珀:一種化石樹脂,古人認爲有安神的作用。
  • 澒洞:廣濶無邊的樣子,這裡形容風塵之大。

繙譯

黃元徽的宅邊有十尋高的松樹,兩棵樹相互依偎,自然形成一片小林。 半空中,倣彿有鸞鳳在舞動,投下清麗的影子,整日裡,松風聲如同笙竽奏出的美妙音樂。 這些松樹不僅因爲茯苓而能延年益壽,更有琥珀可以安定人心。 盡琯風塵漫無邊際,我仍然懷唸這裡,將這景象畫在高大的軒廊上,卻也帶來了深深的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黃元徽宅邊的松樹,通過“十尋”、“兩株相倚”等詞句,生動地勾勒出了松樹的高大與相互依偎的景象。詩中“鸞鳳繙清影”、“笙竽奏好音”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賦予松樹以生命和音樂之美。後兩句則通過茯苓和琥珀的比喻,表達了松樹的葯用價值和精神慰藉作用。結尾的“風塵澒洞還相憶”則抒發了對這片松林的深深懷唸與遺憾之情。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