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子晟省親歸連江

· 劉基
連江此去三千里,綵服趨庭及早春。 閩嶺白雲迎馬首,建溪碧水渙龍鱗。 題橋兔穎留南徼,戀闕丹心照北辰。 鶴髮正須三釜養,鳳城雨露四時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服:指華麗的衣服,這裏指穿着華麗的衣服回家省親。
  • 趨庭:指回家拜見父母。
  • 建溪:福建的一條河流。
  • 渙龍鱗:形容水波粼粼,如同龍鱗一般。
  • 題橋:在橋上題詩。
  • 兔穎:指毛筆,這裏指用毛筆題詩。
  • 南徼:指南方的邊疆。
  • 戀闕:指對朝廷的眷戀。
  • 北辰:北極星,比喻朝廷或皇帝。
  • 鶴髮:白髮,指年老。
  • 三釜:古代的一種量器,這裏比喻豐厚的俸祿。
  • 鳳城:指京城。

翻譯

從這裏到連江有三千里路,穿着華麗的衣服回家拜見父母,正好是早春時節。福建的白雲迎接你的馬首,建溪的水波粼粼,如同龍鱗一般。你在橋上題詩,用毛筆留下南方的邊疆的印記,對朝廷的眷戀之情照亮了北方的星辰。白髮正需要豐厚的俸祿來養,京城的雨露四季都是新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陳子晟省親歸家的情景,通過「綵服趨庭」、「閩嶺白雲」、「建溪碧水」等意象,展現了歸途的壯麗與喜悅。詩中「題橋兔穎」、「戀闕丹心」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忠誠與眷戀。結尾的「鶴髮正須三釜養,鳳城雨露四時新」則寄寓了對陳子晟晚年生活的美好祝願,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朝廷的深厚感情。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