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雁行

· 劉基
??鳴雁鳴達旦,舉翼相連拂雲漢。 平原漠漠生野煙,雁飛只向江南天。 江南十月多禾黍,一半輪官半供汝。 明年二月歸養雛,雛成又望江南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íng míng):形容鳥鳴聲。
  • 拂雲漢:觸及雲霄,形容飛得高。
  • 漠漠:形容平原廣闊無邊的樣子。
  • 野煙:田野上升起的煙霧。
  • 禾黍:泛指莊稼。
  • 輪官:指糧食被官方徵收。
  • 供汝:供給你們(指雁)。
  • 歸養雛:回去餵養小雁。

翻譯

鳴雁的叫聲從夜晚持續到天明,它們展翅高飛,相互連接,觸及雲霄。廣闊的平原上升起了田野的煙霧,雁羣只向着江南的天空飛去。江南的十月,莊稼豐收,一半的糧食被官方徵收,另一半則供給你們這些雁羣。到了明年二月,你們將回到北方餵養小雁,等到小雁長大,你們又望向江南,準備再次遷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鳴雁遷徙的景象,通過鳴雁的叫聲、飛翔和遷徙,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與生命的循環。詩中「??鳴雁鳴達旦」一句,以聲音開篇,生動地傳達了鳴雁的叫聲,營造出一種清晨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平原、野煙、禾黍等自然元素的描繪,進一步以視覺形象豐富了詩的意境。最後,詩人通過對雁羣遷徙習性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生命的讚美。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